蚌埠进口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时间:2024年07月28日 来源:

系统维护保养结束时,维保人员未将系统恢复到工作状态(如忘记将电磁阀和启动气体管路装回,未将电磁阀的测试安全销取下),就会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灭火。使用单位不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钢瓶做检验。对策(1)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在管道中的流动属于气态、液态高压高速两相流或单相流,且喷射时间短,因此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设计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建议制订统一的流量计算方法或软件给设计人员使用,并配套相应软件给审核人员审核用。避免目前气体灭火系统的工程设计乱象,使设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使其比较大限度满足规范的要求,保证灭火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请找阿茨勒,欢迎来电咨询。蚌埠进口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1)储存装置1)管网系统的储存装置:储存器、容器阀、集流管等组成;七氟丙烷和IG541预制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储存容器、容器阀等组成。2)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3)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并应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容积、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充压压力等。4)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储瓶间内。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并应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有关规定及有关压力容器存放的规定,且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5)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2)储存容器、驱动气体储瓶的设计与使用应符合系按相应的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或者《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3)工作压力1)储存装置的储存容器与其他组件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2)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丰台区进口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技术安装气体灭火系统请找阿茨勒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欢迎来电咨询。

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较早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3.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1)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2)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3)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4)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

模拟喷气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符,响应时间满足要求。②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③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④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后,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应工作正常。⑤储存容器间内的设备和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⑥试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上,且应能从每个喷嘴喷出。模拟切换操作试验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将系统使用状态从主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切换为备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的使用状态。进行模拟喷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模拟喷气试验的结果的相关要求。安装气体灭火系统请找阿茨勒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欢迎来电询价。

提及细水雾,对照水喷雾,细水雾有开式和闭式,细水雾系统优先采用泵组式,难以设置泵房或消防供电不能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场所,可选择瓶组式,但闭式系统不应采用瓶组式。水喷雾只有开式,可灭火、可冷却,可用于冷却可燃液体储罐(固定顶、浮顶等)。可燃液体储罐灭火主要依靠泡沫灭火系统,低倍数为主、中倍数辅助。用于可燃液体储罐冷却,作为固定冷却水系统的是,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距管壁15m以外的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市政消火栓也是室外消火栓的一种,室外消火栓不但要遵从市政消火栓的规定,另外,还有自己的规定)。进口品牌气体灭火系统厂家,请找阿茨勒,欢迎来电了解。淮安全新气体灭火系统价格

进口气体灭火系统品牌厂家,请找阿茨勒工程技术,欢迎来电询价。蚌埠进口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防护区的划分防护区应根据封闭空间的结构特点和位置来划分,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2)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3)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²,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4)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²,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2.耐火性能(1)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2)释放灭火剂时间对于扑救表面火灾不应大于1min,对于扑救固体深位火灾不应大于7min。3.耐压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蚌埠进口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